《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根據本條的規定,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具有以下特征:
1.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是具有婚姻關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關系的男女兩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男女雙方,不能成為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
2.夫妻共同財產,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婚前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自合法婚姻締結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離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為夫妻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既包括夫妻通過勞動所得的財產,也包括其他非勞動所得的合法財產,當然,法律直接規定為個人特有財產的和夫妻約定為個人財產的除外。這里講的“所得”,是指對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對財產實際占有,如果一方在婚前獲得某項財產如稿費,但并未實際取得,而是在婚后出版社才支付稿費,此時這筆稿費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同理,如果在婚后出版社答應支付一筆稿費,但直到婚姻關系終止前也沒有得到這筆稿費,那么這筆稿費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4.不能證明屬于夫妻一方的財產,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規定:“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確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有責任舉證。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此規定即是這一原則在法律上的體現。國外也有類似的規定,瑞士民法典第226條規定:“凡無證據證明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財物均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5、夫妻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所有權,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特別是夫妻一方對共同財產的處分,除另有約定外,應當取得對方的同意。
6.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當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財產的來源等情況,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