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女方)A。
被告(男方)B。
A、B雙方于2010年通過網絡相識,于2011年5月18日登記結婚。2013年8月19日生育一女C,婚前及婚后初期雙方感情尚可,后因生活瑣事導致夫妻間經常爭吵。2013年7月后,A開始在外租房居住。2014年2月,A曾訴至法院要求與B離婚,后經法院調解和好。
雙方主張要求分割的共同財產:福泉路房屋。2011年3月11日,A作為買受人與案外人簽署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購買了福泉路房屋,合同約定價格2,100,000元,其中首付900,000元,商業貸款900,000元,公積金貸款300,000元,房屋于2011年4月29日登記在A一人名下。
首付款900,000元中B支付800,000元,A支付了100,000元;其后A于2011年6月一次性還貸434,600元;A的父親D名下帳戶曾于2012年3月20日至2015年1月陸續還貸金額總計413,323.02元。截至2015年3月,福泉路房屋總共歸還貸款本息共計1,034,804.54元,還剩余貸款本金262,706.09元未歸還。
本案審理期間,D表示當初購買福泉路房屋實際是源于D夫婦二人自身居住的需要,因為不能獲得銀行貸款,故通過女兒向銀行申請貸款,并且考慮到A系其唯一的女兒,為繼承遺產的便利,故未登記成其夫婦的名字。法院告知D如果對本案系爭的福泉路房屋有權利主張,可另行提起訴訟確認權利,并給予其一定期限,然而D并未提起相關訴訟。
本案審理期間,B申請證人E出庭作證,E表示,其原先為**不動產公司工作人員,2010年8、9月份,其曾帶A、B一起看過房子,當時A、B向其表示系為結婚而買房。
各方觀點
A訴稱:A、B于2010年通過網絡相識,于2011年5月18日登記結婚,2013年8月19日生育一女C。2014年2月10日,A曾向法院起訴離婚,后經法院調解和好,但之后雙方感情沒有改善,現A認為夫妻感情已經破裂,無和好可能,故訴至法院要求離婚。A主張房屋系婚前購買,登記在A一人名下,婚后還貸也系A及D償還,故系A個人財產,與B無關。
B辯稱:同意離婚,但B則表示福泉路房屋系雙方共同購買,其在買房前曾向A匯款800,000元,只是限于當時的房貸政策,故只登記在A一人名下,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要求依法分割。
法院觀點
法院認為,夫妻感情系婚姻存續的基礎,A、B雖系自主婚姻,并育有一女,但婚后雙方未能妥善處理好夫妻關系,致使矛盾不斷并分居生活。現雙方均同意離婚,應視為夫妻感情業已破裂,故對于A要求離婚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關于本案系爭的福泉路房屋,法院認為,判斷系爭房屋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不應僅從購房的時間和登記狀況考慮,還應結合購房的意圖、購房的出資等因素來綜合判定。福泉路房屋雖在婚前購買,但購房時間與登記結婚時間相距很短,證人證言也證實雙方在購買福泉路房屋之前就有為結婚購房的意愿,結合一般社會常理,為結婚購房應系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對于B向A匯款的800,000元,A表示該筆錢款用于聘禮和結婚的花費,但A并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結合雙方舉辦婚禮的實際情形以及該筆錢款的支取方式,對A關于800,000元去向的表述,法院不予采信。B在2011年3月8日的匯款發生在購房合同簽訂前三天,且該筆錢款進入A帳戶后在3月10日、3月11日就分兩筆由D代A開出本票支取。綜合上述情形,該筆錢款應視為B為共同購買福泉路房屋的出資,故福泉路房屋應系夫妻共同財產。
關于2011年6月份A曾一次性充還貸款的434,600元,法院認為,彼時雙方結婚時間僅有一月,應認定該筆款項中無夫妻共同財產,B先前匯給A的800,000元無論用途,均應概括的作為對房屋的出資,房屋的首付款及房屋的還貸均系房屋的出資,應作為整體看待。對于B匯款800,000元之外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出資,則應視作A對房產的貢獻。
關于福泉路房屋上已還的房屋貸款,其中A用其婚前公積金還貸部分,視為A個人財產償還;A用其婚后公積金還貸部分,應視為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
關于D每月幫其還貸的部分,A表示系D幫助A個人清償貸款,B則表示應視為D對雙方的贈與,法院認為,根據A及D的陳述,D一直不認可房產系A、B雙方共同財產,而系A一人名下的房產,故D還貸部分并非對雙方的贈與,而應視作A方對系爭房屋的貢獻。
對于福泉路房屋的歸屬A、B均主張歸各自所有。法院認為,綜合考慮房屋的來源,雙方的貢獻比例大小,以及A需撫養年幼女兒的實際需要,該房屋判歸A所有為宜,房屋上剩余貸款亦由A負責償還,A應給付B房屋折價款。關于折價款數額,綜合考慮房屋現值、雙方對房屋的實際貢獻等因素,結合照顧子女及女方權益的原則,酌定為1,250,000元。
律師點評
婚前共同出資購房,但產權人只登記在一人名下,則該房屋所有權人如何確定?實踐中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購買房屋后,出于各種因素的考慮,有時會將房屋產權只登記在夫或妻一人名下;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屋的真實產權人即為該登記人,而應該在考量夫妻雙方購買房屋時的真實意思的基礎上進行判斷。
物權公示原則是指物權的享有和變動需有可取信于社會公眾的外觀表現形式,通常不動產物權享有和變動的公示方式為登記。但不動產物權的登記應區分外部效力和內部效力。對外部效力是指基于物權公示公信原則,一旦不動產物權經登記,善意第三人基于對登記的依賴與登記權利人發生的不動產交易行為受法律保護;對內效力則應探究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來確定真正權利人。對于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但配偶方有證據證明婚前購房時,其也共同出資的,在離婚分割財產時該房屋仍為產權登記人的個人財產,剩余未歸還的債務為其個人債務,但對于首付款和已還貸款中屬于配偶一方出資和清償的部分應當予以返還。若配偶方同時有證據證明,其婚前是基于雙方均認可為未來生活而共同購房的前提下進行出資的,則即使該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仍宜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按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進行處理。同樣,其按揭貸款債務為共同債務,但在分割共同所有的房產時,對于存在當事人出資數額比例懸殊,且婚后確未共同生活,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較短等情形的也應一并考慮,可參考當時的出資比例對房產進行分割,而不宜各半分割。
本案A主張福泉路房屋系婚前購買,登記在其一人名下,婚后還貸也系A及父親D償還,故系A個人財產與B無關。B則表示福泉路房屋系雙方共同購買,其在買房前曾向A匯款800,000元,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法院通過B提供的800,000元的匯款記錄,及證人證明A、B購房的目的是為婚后共同生活所用等證據,可以確認福泉路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而非A個人財產。
同時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夫妻共有的房屋,離婚時,分割住房由雙方協議解決,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八條,“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于個人專用的物品,一般歸個人所有”等規定,法院綜合考慮房屋的來源,雙方的貢獻比例大小,以及A需撫養年幼女兒的實際需要,認為該房屋判歸A所有為宜,房屋上剩余貸款亦由A負責償還,A應給付B房屋折價款。關于折價款數額,綜合考慮房屋現值、雙方對房屋的實際貢獻等因素,結合照顧子女及女方權益的原則,酌定為1,250,000元。
在司法實踐中,針對夫妻雙方婚前一起購置但出資不一的房屋,離婚時的分割方式爭議頗大,主要區分三種情況加以處理:(1)不考慮購房時的各自出資情況,均等分割。這比較適合于婚姻存續時間以及共同生活時間長且雙方出資差不多的情況,均等分割體現了公平原則。(2)以分割房產時房屋的市值扣除雙方婚前財產部分,剩余財產均等分割。這種適合于婚姻存續時間相對較長,購房時使用一方婚前財產的價值較大的情況。(3)按照購房時雙方的出資比例進行分割,商業貸款部分視為雙方的共同出資;公積金還貸部分則區分婚前和婚后兩部分,使用婚前公積金還貸部分屬于個人婚前財產,婚后公積金還貸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此種方式適合于婚姻存續時間較短或者婚后共同生活時間較短的情形。本案即屬于第三種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