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糾紛的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嗎
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行政主體的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但他們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要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行政訴訟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不因自己在行政管理中所處的管理地位而在行政訴訟中享有特權。
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與民事訴訟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不完全相同,表現為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的行政訴訟權利與義務不完全對等。主要有: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只能當被告,不能提起行政訴訟而充當原告;
2、原告享有起訴權,被告沒有反訴權;
3、被告負有舉證責任;
4、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因此,雙方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不等于他們的行政訴訟權利義務對等。
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相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000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原告資格作了擴充界定,第十二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由此可見,我國現行法律對行政訴訟原告的要求是適格,即構成原告資格的條件是:第一,起訴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第二,起訴人與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即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與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已經或將會產生實際影響。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只要具備上述兩種情形中的一種,便可認定其符合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即上述兩條件為選擇關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行政糾紛的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嗎”問題進行的解答,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而行政主體的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