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申請監護人要什么材料?除了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申請法院判決外,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下面帶您具體了解下相關知識。
根據法律定義: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申請監護人應到法院起訴判決確定,還需要去法院確認該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除此之外,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本人的身份證件;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當申請法律指定監護人時必須有協商不能確定監護人的材料。
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申請法律指定監護人時要有不能確定監護人的材料。填寫監護公證時要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供相關材料。只有具備這些材料申請監護人才能順利進行,才是被法律認可的。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老公做財產公證有效嗎
2021-03-09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