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原則有什么作用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
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
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賠償損失解釋》中,采納了根據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權人內部分擔損失為原則,平均分擔為例外的主張。
過錯推定
所謂過錯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權行為的構成中,法律推定實施該行為時具有過錯。這些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仍屬于過錯責任原則,即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可以通過自己沒有過錯來獲得免責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也將過錯推定為過錯舉證責任的倒置。因為在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下,是要由受害人來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而在過錯推定的情況下,受害人不需要對行為人的過錯舉證證明,法律推定行為人存在過錯,除非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的情況,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一般認為,此條是典型的過錯推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期間家屬探視,看守所會有記錄嗎
2020-12-13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