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已滿18歲還有監護人嗎?
一般情況下,只有未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成年人的,只有不能辨認或者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設置監護人。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之后父母不再是監護人,但與父母的血緣關系割舍不斷。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二、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
三、喪失監護的情況有哪些?
監護終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形:
1、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
3、監護人喪失了行為能力。
4、監護人辭去監護。監護人有正當理由時,法律應允許其辭去監護,但這不適用與未成年人的父母。
5、監護人被撤銷監護人資格。
綜上所述,在我國法律規定下,已滿18歲就是成年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就不用父母監護,父母作為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終止。生活中也有特殊情況,如果成年人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則需要父母或者子女充當監護人。父母不履行義務的,法院可以取消其資格。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年滿多少歲就沒有監護權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訂婚后女方一直在男方家違法嗎
2020-12-07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