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界限是多少
界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首要標準是年齡,因為一個人的年齡與他的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發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聯系。近代民法已經知道了劃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年齡界限的偉大意義。一般來說,各個國家的未成年人的發育成熟年齡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各個國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齡來劃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這是跟各國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聯系的。就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而言,大多數國家界定為l?8周歲以下,也有的國家規定為20或21周歲以下。?從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是其獨立做?有效之法律行為的資格,這種資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認知能力決定的,而年齡是自然人獲得認知能力的最基本條件。“蓋人的思慮智慧因年齡而異,與年俱進,可作為意思能力是否健全的標準。”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生效前,《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注:十六至十八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刑法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親自實施與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行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的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是在出現了一些精神病或者是智商問題上面,不能和同年人承擔一定的民事行為,在我國只有達到了16周歲才可以承擔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