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撤銷權
民事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可撤銷原因時,法律賦予行為人撤銷權。在雙方民事法律行為中,撤銷權由何人行使,如欺詐行為中,雙方都得行使還是欺詐人不得行使,只有欺詐相對人得行使,民法通則籠統規定為“當事人”,合同法第54條明確規定只有“受損害方”可以行使。因此,撤銷權的主體是受害人。撤銷權須以訴為之,若當事人不撤銷,《合同法》第55條第2項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二)變更權
變更是指消除既有意思表示中的錯誤或者顯失公平的成分,使之成為無瑕疵民事法律行為的權利行使行為。變更權的行使人、行使方式,同撤銷權。當事人行使變更權的,其撤銷權歸于消滅,民事行為確定生效。《合同法》第54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三)除斥期間
撤銷權、變更權因須以訴為之,如久拖不行使,將影響相對人的利益和法律秩序的穩定。《合同法》第55條第1項也明確規定除斥期間為1年。即撤銷權、變更權必須在該權利成立起1年內行使,逾期該權利消滅,但權利人以明示或默示方式放棄的,撤銷權自放棄之日起消滅。除斥期間并不是均為1年,《合同法》第193條第2款規定,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第104條第2款,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第75條第2款,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以上所提及的就是有關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撤銷權、變更權和除斥期間,具體解釋可參考上面的介紹。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嗎
2020-12-31商業用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4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