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受領的理由有哪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構成拒絕受領的正當理由可以是:
1、債權人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響。
2、債權人遇到了難以克服的意外情況,無法受領。比如得了傳染病入院治療,又無可代為受領人。
3、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甚至與合同約定根本不符,比如購買的是造紙原料,運來的卻是垃圾。
4、債務人遲延交付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合同被解除、被確認無效等等。如果債權人拒絕受領提出了正當理由,債務人不能將標的物提存。
如何認定難以履行債務
具備提存的情形之一的,必須是構成難以履行債務才應當提存。所謂難以履行,指債權人不能受領給付的情形不是暫時的、無法解決的,而是不易克服的。以下情況不能認為是難以履行:
1、遲延接受履行對債務人影響不大。比如,債權人表示遲延一、二天接受履行,或者遲延接受履行的期限能夠為債務人接受。
2、下落不明的債權人有財產代管人可以代為接受履行。
3、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很快可以確定。
提存的標的物應當是合同規定應當給付的標的物,主要是貨幣、有價證券、票據、提單、權利證書、物品。標的物不適于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所謂標的物不適于提存,指標的物不適于長期保管或者長期保管將損害價值的,比如易腐爛、變質的物品,有危險性的物品等。提存費用過高,一般指提存費與所提存的標的的價額不成比例。
按照司法部頒布的《提存公證規則》規定,提存物六個月的保管費用超過物品價值5%的,應認為提存費用過高。標的物不適于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有悖設立提存制度的目的,但不提存,債務人又達不到合同義務消滅的目的,為此,可以依照我國拍賣法等有關法律規定,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的,提存所得的價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拒絕受領的理由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拒絕受領的理由包括債權人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響、債權人遇到了難以克服的意外情況、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農村建房以罰代批有效嗎
2021-01-29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案要注意些什么
2020-12-21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