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指定監護人資費的規定是什么?
法院指定監護人資費的規定是不能夠對于指定監護來進行相關費用方面的收取,因為在我們國家相關的民法當中,并沒有規定擔任監護人是需要指定一些費用的,比如說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父母擔任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他們并沒有因此而獲得一些費用。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二、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根據《民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
1、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
2、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監護人員就是孩子的父母,在這種狀況之下,他們為了孩子的一些具體的生活,是需要支付出來大量的費用,因此可能很多人都想了解是否擔任法定監護人,需要有相關的費用支出,這并沒有規定。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