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侵占撫養費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
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二、監護人范圍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條文主旨】本條是關于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其實屬于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被監護人侵占的這種狀況很普遍,因為財產交給監護人保管的情況下,多數的監護人即便是將撫養費占為己有了,也不會專門去跟未成年孩子去商量,而孩子本人自己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很多時候,這個問題處理起來也很麻煩。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變更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樂園游玩死亡景區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25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