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人不能當監護人
監護人既為保護被監護人而設,自然須具備相當能力,故監護人的資格是確定監護人是否勝任監護職務的重要問題,它關系到被監護人的權益能否得到切實保障的問題。各國法律均對此做出了規定,對于不能勝任監護工作者,法律規定不許其擔任監護人,這就是所謂“監護人缺格”(消極資格)的規定?!氨O護人缺格”的情形,歸納起來主要在有下六種:
(1)未成年人;
(2)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被法院免職的法定代理人或保護人,如正在受刑罰處罰(不包括緩刑、管制的)的人,有危害被監護人利益行為的人等;
(4)破產人;
(5)對被監護人提起訴訟或曾經提起過訴訟的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血親,即可能對被監護人人身造成危害或損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我國民法通則對監護人的資格并未如外國立法例列舉監護人缺格的原因,僅于第16條第2款原則規定監護人須有監護能力。對如何認定有無“監護能力”,司法解釋認為,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二、哪些人可以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被監護人的行為如果對他人構成了侵害的,一般是由監護人來承擔責任,不過要是監護人可以證明自己盡到了監護責任的,那么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此時如果被監護人有財產的話,往往是從被監護人自己的財產中作出賠償。若是賠償之后還不夠的,那么不足的部分,則由其監護人適當給予賠償,不過在單位任監護人的情況下例外。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法定監護人變更的情況有哪些?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股份轉讓書怎么寫
2021-03-01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經營醫用酒精需要什么許可證
2020-12-19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需什么手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