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犯罪監(jiān)護人要承擔責任嗎?
不需要監(jiān)護人承擔,未成年人犯罪已經(jīng)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故意傷害等的罪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有教導的責任和義務。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jīng)濟損失的,根據(jù)《民法》相應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2、法定監(jiān)督責任
父母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jiān)護責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監(jiān)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從輕是在法定刑的下限處刑;這里指的減輕,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檔次,如應判五年以上的,實判在五年以下處罰。
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
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jiān)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yǎng)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fā),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指出“對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zhì)后殺害被綁架人。
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據(jù)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雖然根據(jù)我國刑法和未成年保護法規(guī)定,未成年如果違反了我國的刑法,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時,未達到基本年齡時,可以不用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而是進行相關的管教措施。但是未成年人進行刑事犯罪父母還是有一定的責任,需要進行相關的檢討和改正。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什么情況下未成年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監(jiān)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公司被收購原資產(chǎn)如何處理
2020-12-06注冊資本必須是現(xiàn)金嗎
2021-01-13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chǎn)嗎
2020-12-10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07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產(chǎn)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保密協(xié)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shù)脑蚴鞘裁?/p> 2020-12-19
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怎么對保險業(yè)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