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成果指的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技術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技術合同的重要標的,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這種財產內容的技術性和特殊性,我國曾以專門的技術合同法予以調整,統一后的合同法也將技術合同作為一種獨立的合同類型設專章予以規范。
如何精確界定技術成果的概念,直接涉及到技術合同法律規范的適用范圍。《合同法解釋》在承繼了原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關于技術成果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規定“技術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就本質而言,作為技術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應當是一種技術方案,不包含技術內容的其他勞動成果,如一般作品和商標不能夠成為技術合同標的。技術成果與知識產權是兩個既有交叉而又不等同的概念,大多數技術成果享有知識產權,但并不要求技術成果必須能夠或者已經依法取得知識產權,如技術服務合同的標的技術就可能是公知技術。
二、技術成果的類型
原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只是把技術成果分為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成果;合同法也僅提到了專利和技術秘密這兩種技術成果,沒有明確提及新出現的一些知識產權類型,如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對于申請專利但尚未授權特別是處于專利臨時保護期的技術,既不屬于技術秘密又不是專利,是一種處于特定階段的有特殊法律意義的技術成果。為了對各級人民法院適用法律提供明確的指導,《合同法解釋》以開放式的規定列舉了前述六種技術成果。
此外,《合同法解釋》參照TRIPS協議的有關規定,對技術秘密的構成要件重新予以界定,即“技術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實際上這是將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和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所確認的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中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的要求統一規定為“具有商業價值”。這種規定更符合國際標準和慣例,有利于按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加強對包括技術秘密在內的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技術成果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技術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技術合同的重要標的,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原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符合羈押條件可以被羈押嗎
2021-02-05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