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5年3月23日,當時在某信*社工作的乙以妻子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2萬元。同年3月28日,乙再次以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3萬元,丙在借據上簽了名。
上述借款到期后,乙、丙均未償還。2006年6月18日,乙找到自己的妹夫甲協商,要求將上述兩筆到期的貸款用“以貸還貸”的方式轉為甲的貸款。乙給甲出具了保證書,乙在保證書中承諾:轉給甲的貸款是乙用丙的名字貸的款,該貸款本金和利息都由乙負責償還,甲不承擔還款責任。
同年6月27日,甲在信*社辦理了5萬元的貸款手續,并以此款項償還了2005年3月23日、3月28日丙名下的貸款5萬元。
2007年9月4日乙給甲書寫證明1份,證明內容是:“情因我愛人丙2005年3月在信*社貸款,早已過償還期限,我們確無償還能力,就請妹夫甲于2006年6月27日為我轉貸款賬共伍萬元整屬實,我愿承擔一切民事責任,與甲無關”。
2007年8月20日,信*社以甲未及時償還借款為由對其提起了訴訟,后經法院調解結案。同年9月26日乙給甲出具了借條,借條載明:“今借到甲現金伍萬元整,用于償還信*社貸款。利息以信*社計算為準?!睜柡?,甲持據催討未果,遂于2009年3月5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乙、丙二人連帶償還借款本金5萬元,并自2006年6月1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信*社貸款的利率支付利息。
本案在處理過程中,甲、乙、丙三方各執一詞,形成了以下爭議焦點。一是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丙在訴訟中辯稱乙是在其未知曉的情況下貸款,那筆由其本人簽字了的借款也未看到錢,故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二是甲與乙、丙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是否成立。乙在訴訟中辯稱其給甲立據是在受到威逼的情況下所為,甲與乙、丙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成立。
三是乙給甲出具借條形成的借款是否屬于乙、丙夫妻共同債務。丙在訴訟中辯稱乙以丙的名義的貸款是用于了乙的個人開支,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不應由其承擔連帶責任。
一審法院審理后,判決乙、丙自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甲借款5萬元,并從2006年6月2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農村信用合作社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乙、丙相互承擔連帶責任。丙對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經二審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由乙償還甲借款5萬元,丙對其中的3萬元(2005年3月28日,乙以丙的名義在信*社申請貸款,且丙在借據上簽了名的3萬元)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