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該債務是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負的債務。
3、我國《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明確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19條第3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4、我國《婚姻法》第19條第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5、夫妻間沒有婚前財產協議,
6、經過法院調解的債務分配是夫妻內部的約定,債權人(銀行)并不知情,也未和債務人達成協議,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對借貸者夫妻雙方的婚姻情況并不記載在案,對夫妻雙方關于償還債務的約定更是無從知曉。所以該分配協議不能對抗第三人(銀行)。
7、按民法原理,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為夫妻共有財產,夫妻對財產享有的權利為共同共有,即共同共有權利人之間對財產的任何協議,只在共有人內部之間產生拘束力,對外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對于債務也是同理。
8、作為夫妻存續期間的債務,雙方的約定不能成為逃避債務的借口,以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9、銀行可以將已離婚的夫妻二人列為共同被告向法院起訴。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案例】
丈夫甲某和妻子乙某因感情不和訴訟離婚,經法院調解,對共同財產和債務進行分割,其中數額較大的一筆銀行貸款由甲負責償還。但此后甲并未如期履行償還銀行貸款義務,銀行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將甲、乙一并列為被告,要求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乙某不服,認為法院的調解書已判決銀行貸款由甲償還,自己沒有還款義務。
本案中乙是否有償還該銀行貸款的義務
【爭議】本案的焦點是夫妻離婚后,經過法院調解后的債務分配裁決是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銀行?
第一種意見認為:夫妻雙方已經離婚,對于法院調解,且經過雙方同意的債務分配判決書具有法律效力,應予以保護。故原告不應將妻子乙某列為被告。
第二種意見認為:甲乙雙方的離婚不影響對銀行的貸款償還,但是,作為夫妻存續期間的債務,雙方的約定不能成為逃避債務的借口。故妻子乙某也有償還銀行貸款的義務。
【評析】筆者認同第二種意見,其理由如下:
1、夫妻離婚后,經過法院調解后的債務分配裁決是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銀行?
2、該債務是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負的債務。
3、我國《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明確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19條第3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4、我國《婚姻法》第19條第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5、夫妻間沒有婚前財產協議,
6、經過法院調解的債務分配是夫妻內部的約定,債權人(銀行)并不知情,也未和債務人達成協議,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對借貸者夫妻雙方的婚姻情況并不記載在案,對夫妻雙方關于償還債務的約定更是無從知曉。所以該分配協議不能對抗第三人(銀行)。
7、按民法原理,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為夫妻共有財產,夫妻對財產享有的權利為共同共有,即共同共有權利人之間對財產的任何協議,只在共有人內部之間產生拘束力,對外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對于債務也是同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需要辦理傳喚手續嗎
2021-02-28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什么時候維權合適
2021-03-24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房屋拆遷補償低,拆遷維權可以提高補償嗎
2021-01-08房屋拆遷,拆遷獎勵的意義是什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