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雙方各舉“債務”求共償
38歲的王-燾1987年與陳-萍結婚。王-燾在后來的離婚訴狀中說,從1997年他就開始發現陳-萍有婚外情。在官司第一次開庭時,陳-萍同意離婚,但極力否認婚外情。
第二次開庭時,王-燾突然稱他在買房時曾向老板陳某借了2萬元,其中有5000元還沒還;向他姐姐借了2萬元,至今未還。因此,王-燾要求與陳-萍各承擔一半該債務。陳-萍當時承認了此債務是共同債務。
到了官司第三次開庭時,陳-萍也提出了她曾經向父親借了4.5萬元,也要求與王-燾分擔。但王-燾死不承認有這筆債。于是,陳-萍也不承認他在第二次開庭時所述的2.5萬元的外債。
法院審理意見:為購買房屋,王*借的2.5萬元,因在第二次開庭時陳-萍已經承認是夫妻共同債務,此債務應該各承擔一半。而陳-萍所稱的4.5萬元債務,因王-燾不承認有此債務,陳-萍的父親與她有利害關系,又沒有其它證據證明,因此該債務法院不予確認。
案例二:有借條“債務”仍不算數
胡-茗與扈*成1991年結婚,1998年,兩人開始分居。2001年,胡-茗以扈*成有“第三者”為由,向黃埔區法院起訴要求離婚。
在法庭上,扈稱,為買房,他向哥哥、叔叔等借了11.4萬元,要求與胡-茗共同承擔。對于這筆債務,扈不但提供了借據,而且還向法庭提供了一份與胡-茗簽定的《離婚協議》,該協議第8條內容為:以上協議離婚生效,則共同債務11.4萬元可與女方無關。胡-茗則認為《離婚協議》第8條是簽字后扈*成加上去的。
法院審理意見:關于扈*成所稱的債務問題,因出借人均是扈*成的親屬,與他有利害關系,而且胡-茗對此債務不予認可。而雙方在《離婚協議》第8條的簽定問題各執一詞,因此,該債務證據不足,法院不予以確認。
案例三:借出的債權也存爭議
與上述兩單離婚官司中的“虛假債務”不同的是,在芳村區法院審理的一單離婚官司中,被告提出的債權也遭到原告的質疑。
39歲的涂-杉與劉-林1992年結婚。1999年,雙方開始分居。后來,涂-杉以劉-林“對家庭毫不關心”為由,向法院提了離婚訴訟。劉-林同意離婚,但他認為在婚姻續存期間,他為家庭盡了很大的責任,因此要求妥善分割財產和債權。劉-林說在1996年他借給了涂-杉大哥2.5萬元,1994年涂-杉曾向他妹妹借款3萬元經營電器。劉-林還說他現在生活困難,要求原告給予扶助金10萬元。
法院審理意見:劉-林提出向涂-杉大哥出借過2.5萬元,以及涂-杉曾向其妹借款3萬元,涂-杉僅提供其妹證詞,并無其它證據證實,故本院對此債權債務不予認定。(本文離婚當事人均為化名)
法官。原則
黃埔區法院一位經辦離婚案件的法官:在離婚官司中的“債務爭議”大概占總離婚債務糾紛的一半。但法院在確認這些債務時非常困難,這是由于很多離婚案件的當事人,事先找人作偽證,或向親友打假借條,致使在法院分割財產時,出現了夫妻共同財產沒多少,但“共同債務”卻越審越多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法院通常的做法是,對那些只有一方提供“欠據”、“債權人”是自己親屬的債務不予確認。如果法院以“證據”支持的法律事實作出判決,就會導致“夫債妻還”或一人之債務共同償還的現象出現,這不利于對善良方當事人的保護。
這位法官同時也指出,實際生活中一般人都是向親屬和朋友借債。所以,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往往會結合旁證作出確認。(以上文中均為化名)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離婚時裝修款如何補償,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