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委員會與人民法院的調解有什么區別
(一)兩種調解方式的概念
1.人民調解。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互諒互讓,平等協商,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性司法活動。人民調解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行為。
2.司法調解。司法調解又稱法院調解、訴訟調解,是指法院在審理各類案件時,由法院主持,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所進行的活動。在民事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法院解決民事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民事案件的審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有條件適用的,但適用范圍有望逐步擴大。
(二)兩種調解方式各自的優勢與不足
1.人民調解的優勢與不足
(1)人民調解的優勢
①具有主動性,有利于矛盾糾紛及時解決,防止矛盾糾紛的激化和升級。②具有簡捷、及時和經濟的特點,它著重在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就近、及時地化解民間糾紛,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對矛盾糾紛的處理,能降低糾紛解決的成本,減輕人民群眾和國家財政的負擔。③具有廣泛性,有利于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就我國人民調解組織的設置情況來看,調解機構星羅棋布,只要是有城鎮社區的地方就有調解組織。④人民調解能實現情與法的融合。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是行政和司法中經常遇到的情況,也給行政官員和司法人員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惑。人民調解的性質可以使調解避免這方面的困惑,可以將法與情融合在調解過程中實現法與情的統一,使法的實施更易于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2)人民調解的不足
①調解方式隨意性大,缺乏嚴格的程序規范。②資金嚴重短缺,缺乏相應的獎勵制度和補貼辦法,限制和影響了人民調解工作的發展。③調解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多數調解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政策和業務水平欠缺,影響調解質量與效率。④調解人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調整頻繁,不能專職專用。
2.司法調解的優勢與不足
(1)司法調解的優勢
①調解人員的法律素質高,主持調解的法官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審判經驗。②調解程序規范,訴訟法中一整套回避制度、舉證制度等,調解法官都能熟練地運用到調解程序中去。③調解的法律效力高,當事人對司法調解的認同度高。
(2)司法調解的不足
①調審結合的模式往往使同一審判人員兼作調解法官和裁判法官,法官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規避訴訟風險,在審理案件時往往會忽視調解的“自愿”原則,容易導致以壓促調、以判促調、久調不決,從而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②現行民訴法中規定司法調解要遵循“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混淆了判決與調解的界限。調解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根據雙方合意達成的一種訴訟契約,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就應當允許并賦予其法律效力。但現行民訴法卻將調解與裁判一樣設置了同樣的前提條件,這為法官根據具體案情選擇不同的訴訟階段進行調解設置了障礙,不利于辦案效率的提高和訴訟成本的減少。
三、兩大調解手段有機銜接的對策
兩大調解有著本質的區別,各自有各自的調解領域,但是兩大調解又存在各自的優點與不足。從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的角度講,研究兩大調解手段有機銜接的對策,綜合運用兩大調解手段構筑維護社會穩定的防線,促進社會的和諧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的銜接
1.程序銜接
(1)建立庭前調解機制。首先,應在法院設立庭前調解窗口,選擇具有較強調解能力的法官及經過一定程序聘請的調解員組成專門調解機構,負責庭前調解。同時,在法院設立“人民調解窗口”既有利于開展訴前調解、審前調解,也有利于人民調解員參與審中調解,從而為人民調解與訴訟調解銜接提供堅實的平臺。其次,對未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家事案件、小額的債務糾紛以及小額損害賠償糾紛、鄰里糾紛等一般民事案件和因民間糾紛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當事人到法院起訴的,立案庭應主動宣傳人民調解工作的特點、優勢,告知并建議當事人首先選擇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當事人同意接受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的,法院可將案件轉移至糾紛所在街道(鎮)的調委會進行調解。最后,對于不符合起訴條件,法院不予受理的民間糾紛,也應當及時將案件轉移至調解窗口或函告糾紛所在地的調委會,由調解窗口和調委會做好調解息訴工作。目前,上海市楊浦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已在法院設立了“人民調解工作室”(以下簡稱“駐法院人民調解工作室”),駐法院人民調解工作室專門在法院的立案庭設立了“人民調解窗口”,其運作模式正如上面所述。
(2)建立訴訟內委托調解制度。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對于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司法機關可以委托人民調解組織調解。
(3)建立經人民調解程序的訴訟綠色通道
①實行就近立案制度。對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未成的糾紛,當事人要求訴訟的,人民調解員應當將當事人要求訴訟的請求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簽字確認。人民調解員委員會應當及時與所在地的法院聯系,法院應當派出工作人員到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由人民法院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立案。
②實行先行調解制度。法院在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案件和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未成功的案件應當首先進行調解;對于就近立案的案件,具體承辦的審判人員應當立即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
③實行優先審執制度。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案件和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未成功的案件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要求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調解檔案資料或者證據材料的,法院應當優先安排,對此類案件應當優先審理與執行,鞏固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的人身權利種類
2021-03-24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