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證利害關系人?
公證利害關系人是指辦理公證的公證員,與申請辦理公證的當事人之間就爭議的法律關系或某一事件、事實,存在權利義務關系的人。(比如:和一方是親屬關系、朋友關系、父母,配偶關系、債權人,債務人關系等等)。
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的概念
(一)訴訟法律中關于“利害關系人”的表述
通觀我國各部法律,都沒有對“利害關系人”的概念做出一個明確的界定,倒是在許多訴訟法律的條文中使用了“利害關系人”或者’利害關系”這樣的用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3條規定:“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第162條規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本案屬于民事權益爭議的,應當裁定終結特別程序,并告知利害關系人可以另行起訴。”第166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等。另外第167條、第169條、第171條、第194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27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也提到了利害關系人。
考查訴訟法律中對利害關系人或利害關系的用法,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訴訟法律中在使用利害關系人等詞語時,并未將之與當事人等詞語并列使用,而是單獨用它指代所有與某事項具有利害關系的人,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的外延比《公證法》中的利害關系人要廣,因為《公證法》中的利害關系人僅指除當事人以外其他因公證活動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影響的人。第二,訴訟法律中采用利害關系人或者利害關系的用法,是為了與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等概念區別開來,后三個概念是進入訴訟程序以后才使用的,而利害關系人則用來指稱訴訟程序開始之前、與某事項具有權利義務關系的那些人。第三,《行政訴訟法》中“利害關系”或“法律上利害關系”這些用法的提出,體現了我國擴大行政訴訟原告范圍,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更加完善的司法保護的意圖,因為原來的行政訴訟實踐中把原告的范圍實際上限制為行政相對人,利害關系這一概念的出現可以說為我國行政訴訟發揮更大的作用開辟了道路。
在律霸網上面有很多了解公證利害關系人律師,現在點擊在線咨詢系統就能夠讓他們為你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不可抗力影響旅游行程有什么救濟方法
2020-12-11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房屋裝修的設計費如何計算
2021-02-17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