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買到假貨要怎么處理呢
1、如果朋友圈內的銷售主體是屬于企業,進行過工商登記,具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證件,那么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依法應向消費者進行賠償。
2、一般賠償的金額為產品價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賠償。
其他法律武器
1、如果朋友圈內的銷售主體是個人,不適用《消法》,適用其它法律。
2、微商在銷售過程中,有違法或侵權行為,則可按照相關民事法律處理,如《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要求對承擔違約或侵權責任。
3、虛假廣告違反了那就按《廣告法》進行處理。
4、侵犯了商標就按《商標法》來處理。
5、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者有可能觸犯《刑法》。
如何預防買假貨
選擇大型電商平臺:網絡購物盡量選擇信譽較好、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這類平臺的付款有嚴格的程序,退換貨、維權取證較為方便快捷。保留關鍵性交流信息:通過移動社交平臺購物時,一定要核實商家地址,保留好涉商品服務的數量、型號、質量、承諾等關鍵性交流信息,要求銷售方提供購物憑證等。提高警惕,小心陌生鏈接:對好友發來的消息,尤其是陌生鏈接,最好提高警惕。要到正規的購物網站的手機客戶端購物,不要輕易在不知名的網站或者朋友圈內網購,避免上當。
買到假貨消費者處理手段
1、注意保存好購物發票、單據、保修卡等。
2、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請仲裁。
3、網購時,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實體照片,盡量使用第三方平臺付款。
4、所購商品和收到商品不一致時,可以選擇拒絕簽收。
5、網購時,可以保留出示與賣家聊天記錄,作為維權證據之一。
6、牢記維權電話,出現問題可向市消費者委員會求助,必要時可向警方求助。
7、在協商調解無效后,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另外在朋友圈為產品虛假代言,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的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去勞動局投訴怎么寫投訴書
2021-01-28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