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上如何處罰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主體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2、主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客觀證據、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
3、客體
本類犯罪的犯罪客體為復雜客體,因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品種、性質、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體復雜客體有所不同。例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客體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的財產權;生產、銷售假藥罪、劣藥罪的犯罪客體是藥品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財產權、人身權。
4、客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在客觀方面最顯著的特征是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所謂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就是指行為人故意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情形。
綜上所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是違法行為,如果數額較大情節惡劣的,當事人將觸犯刑法。根據刑法上相關條款,罰金在生產銷售數額的百分之五十到兩倍。對于人身刑罰,判刑的起點是拘役,對于生產銷售假冒產品數額大的,最高刑罰是無期徒刑。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單位構成假冒專利罪嗎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