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意定監護人什么意思?
1、意定監護是指被監護人在有意思能力時為自己選任監護人,并將自己的人身照顧和財產管理等事宜委托給監護人,待自己喪失意思能力后,由監護人按照被監護人的意愿處理生活照管、醫療救治、財產管理、維權訴訟和死亡喪葬等監護事宜的制度。
2、《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3、《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二、意定監護辦理流程是怎么樣的?
1、在被監護人尚具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自主選定監護人;
2、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簽訂意定監護協議;
3、雙方去公證機關辦理公證;
4、被監護人喪失完全或部分民事行為能力之后,協議正式生效;
5、監護人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權益的保障問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面前,如何保障老年人享受到更加有尊嚴、有溫度的晚年生活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在此背景下,成都公證處公證人積極思考,認為通過辦理意定監護公證的方式將老年人的個人意愿固定下來,確定自己信任的人擔任監護人,將能更好地保護其人身、財產等方面的權益。
《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 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綜合上面所說的,意定監護是由被監護人來選擇自己的監護人,但要確定此監護人是要有完全的民事能力才能進行選擇,對于雙方在協商好了之后就可以簽定監護人的協議,等到被監護人的能力喪失了之后就要履行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法定監護人證明哪里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交通罰款逾期半年怎么處理
2021-01-21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