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辦案的期限怎樣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9月28日發布實施的《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對民事、行政案件的審理和執行案件的期限作了具體規定
1、民事案件: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五日。
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的規定,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
審理涉港、澳、臺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參照涉外審理民事案件的規定辦理。裁定再審的民事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2、行政案件:
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行政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二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
裁定再審的行政案件,依程序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3、執行案件:
執行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委托執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后一個月內辦理完畢執行手續,受委托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內執行完畢。未執行完畢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后十五日內將執行情況書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上述規定對審限作了具體的限制,但是下列情況下的期間依法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1)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2)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3)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4)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5)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6)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后,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7)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8)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貨幣補償算公攤面積嗎
2021-01-01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