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證據(jù)是如何確認
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jù),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遵循法官職業(yè)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jù)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并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jù)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jù)是否原件、原物,復印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jù)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jù)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
(四)證據(jù)的內容是否真實;
(五)證人或者提供證據(jù)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系。
審判人員對案件的全部證據(jù),應當從各證據(jù)與案件事實的關聯(lián)程度、各證據(jù)之間的聯(lián)系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
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xié)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xié)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jù)。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jù),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1)主體要合法。民事訴訟主體,也就是訴訟當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訴訟中第三人,共同訴訟人。原告是指提起訴訟的人。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的人。訴訟中第三人是指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共同訴訟人是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為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共同訴訟中的當事人。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fā)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fā)生效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當事人具有下列訴訟權利和義務:①當事人有權委托代理人,有權提出回避申請,有權收集、提供證據(jù),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zhí)行。②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并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guī)定。③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⑤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2)起訴書送達的法院必須是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謂管轄,是指哪個法院有權受理案件,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轄、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級別管轄主要是法院之間誰有權受理案件的問題。地域管轄是指公民應當向那個法院起訴的問題。移送管轄是指受案法院在受理后,發(fā)現(xiàn)不屬于自己管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移送。指定管轄是指上級法院指定下級法院受理案件。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管轄的基本內容有:
①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②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a、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b、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c、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d、對被監(jiān)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③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xié)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
④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⑤因票據(jù)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jù)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⑥因公司設立、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⑦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lián)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fā)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fā)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lián)p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fā)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⑧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⑨下列案件,由本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a.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b.因港口作業(yè)中發(fā)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c.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起訴書的抬頭要寫明“民事起訴書”字樣。起訴書的內容要簡潔明了,證據(jù)要充分確鑿,并且要寫明所附的證據(jù)名稱、份數(shù)。在起訴書的最后,要簽署起訴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年月日。
訴訟程序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jiān)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關于民事訴訟的有關資料了,搜尋證據(jù)是重要的,也要走爭取的程序,去正確的搜尋證據(jù)!希望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xié)議出讓
2020-12-06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20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1-26親生子女撫養(yǎng)權怎么爭取
2021-02-10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jù)
2020-12-23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