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監護權被撤銷情形有哪些?
列舉了七種嚴重情形,被申請人有七種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1、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將未成年人置于無人監管和照看的狀態,導致未成年人面臨死亡或者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六個月以上,導致未成年人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著的;
4、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致使未成年人處于困境或者危險狀態的;
5、 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學習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惡劣的;
7、 有其他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
二、被剝奪或限制子女監護權怎么辦?
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只能由法院來仲裁或判決,這說明,如果想挽救自己對子女犯下的錯,重獲子女的愛,也只有通過改觀自己,不要做傷害子女的事情。
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子女的直接撫養人或監護人協商,看看能否獲得諒解,如果不能,還可以通過法院起訴,通過判決來重獲對子女的監護權,當然,前提是想要獲得子女監護權的一方必須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總的說來,監護權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沒有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擁有法定監護權。
喪失撫養權的一方未必也喪失對子女的法定監護權。
另外,監護人并不都是應對被監護人盡撫養義務的人。例如,父母作為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但有的情況下,監護人并不是撫養人。實際上,只有當監護人同時又是撫養人時,他對被監護人才既要盡撫養義務,也要承擔監護責任。因而,不能把監護責任與撫養義務混為一談。
監護權在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一項權利。其實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一般情況下父母就是他的法定監護,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之下,也是可以由法院撤銷監護權的。具體的就是對存在的一些行為,導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損。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委托監護人公證費用是多少?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訴抗辯權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1-25醫療事故醫調委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2-10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