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適用的主體是法院和檢察院。通常說法律的適用主體為司法機關。
法律適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和公民實現法律規范的活動。這種意義上的法律適用一般被稱為法的實施。狹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其職權范圍把法律規范應用于具體事項的活動,特指擁有司法權的機關及司法人員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規范應用于具體案件的活動。
法律主體是指活躍在法律之中,享有權利、負有義務和承擔責任的人。此處所說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將法人等“人合組織”類推為法律主體。至于法律主體是否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就應當承擔義務或者責任,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普遍的認識是,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但也有學者認為,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或者僅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人,也應當是法律上的主體。從人生存于法律之中而言,的確找不到一個僅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的人;但是,從特定的權利角度而言,享有權利是否就一定伴隨著某種特定的義務和責任,這倒也未必。例如個人享有隱私權,這種“自我封閉式”的權利就不一定非得對應某種特定的義務。
在會計基本假設中,會計主體不同與法律主體。一般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會計主體大于法律主體。[1]
意義
表明人在法律上的莊嚴地位
法律主體作為法學上的一個重要范疇,并不僅僅代表著生活于現實世界中的你、我、他,更為主要的,這是一個源于人的尊嚴、人格而形成的重要理論范疇,是對人的本質的一種法律抽象。正如杜茲納所說:“道德哲學與法理學都假設了一個自主自律的主體。”“自主”意味著人的理性與人的目的性,在法律上必須假定人們能夠為自己安排合理的生活計劃,理性地進行法律上的行為,沒有這重預設,自由、權利等范疇就失去了基本的主體依托。“自律”則意味著人是一個能夠自我負責的生命主體,他有權利作出選擇,當然也有必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人的尊嚴借助于法律主體這一概念,真正使人在法律中展現了一種自我決斷、自我負責的莊嚴形象。有關這一問題,拉德布魯赫以“自我目的”加以表述,以此來突出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拉氏指出,人之所以為人,并不是因為他僅是一種肉體和精神的生物,“而是因為根據法律規則的觀點,人展現了一種自我目的”。正是源于自我目的體現了人的本質,所以,法律主體這一概念并不是建立和限定在法律經驗之上的,“而是具有邏輯必然性的、普遍適用的法學觀察之范疇”。借助于這一范疇,一個法律行為的背后必然隱含著一個有著自我目的的人,他的行為不是任意的、沖動的、率性的,而是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的一種合理決斷與合理選擇。誠然,人可能會做出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但是,從主體性上來說,該類行為仍然要視為當事人深思熟慮的行為,也就是說,行為人是在權衡利弊之后,認為該行為是值得他去做的;在作出這種選擇之前,他就已經對自己可能承擔的責任有了認識,因而對他加諸法律責任的制裁,并沒有真正拂逆他的本意。一個承載人的尊嚴的法律主體,不能推諉自身所應承擔的責任。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