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權撤銷的法定情形包括哪些
1、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2、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3、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條 【撤銷監護人資格】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二、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件管轄
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是第三級案由。監護是民法上規定的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保護的項重要法律制度對于監護的性質,我國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的觀點。但是,無論持監護權利說或是采義務說、職責說,都認為監護人是為被監護人利益而設,監護人都要履行以下職責: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2)保管被監護人的財產。此處的保管,不僅包含保護、管理財產的行為,還應包括必要的經營行為和處分行為。法律要求監護人履行其職責時,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3)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
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一般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撤銷監護權的條件具體有哪些
離婚子女監護權的歸屬怎么確定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農村戶口拆遷有補償嗎,怎么補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