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如何撤銷監護權?
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有關個人或者組織可以向法院申請變更監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六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第三十七條 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第三十八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除對被監護人實施故意犯罪的外,確有悔改表現的,經其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愿的前提下,視情況恢復其監護人資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系同時終止。
二、未成年的監護人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由此可見,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權利撤銷父母的監護權,并且法院是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決定是否撤銷父母的監護權的,撤銷父母的監護權就意味著得給孩子確定了新的監護人,因為不能將未成年人置于無人監護的狀態。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撤銷監護權的條件具體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政府敗訴會被追責嗎
2021-02-09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