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事實行為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就民法而言,行為區分為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兩大類。
民事行為
民事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不包括侵權行為、違約行為、無因管理行為等事實行為。
區別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對于你提出的“什么是民法中的事實行為”問題,事實行為比較難理解,就是針對法律的更改,設立等等的行為,在一系列的法律事件都需要警醒。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是民法中的事實行為中的一種。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0-12-31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