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監護權可以約定嗎?
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監護權是可以約定變更的,約定變更監護權的,由當事人簽訂協議書,對變更監護權問題進行約定。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被監護人的監護權是可以由有權利擔任監護人的權利人來進行約定的。雙方之間可以簽署相關的協議來確定被監護人的監護權。協議確定之后,指定監護人必須承擔起監護人的相關責任,照顧好被監護人。如果沒達到其所盡職,則可以取消其監護人的身份。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