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正確處理經濟合同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規定,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經濟合同仲裁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設立的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
第三條仲裁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處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實行一次裁決制度。
第四條仲裁機關對受理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必須堅持調查研究,查清事實,根據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的規定進行處理。當事人雙方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
第五條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調解、仲裁和制作調解書、仲裁決定書;應當為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提供翻譯。
第六條當事人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應從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但侵權人愿意承擔債務的不受時效限制。
第七條當事人、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訴訟。委托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仲裁機關提交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必須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八條本條例適用于法人之間的經濟合同糾紛,也適用于個體經營戶、農村社員同法人之間參照經濟合同法簽訂的經濟合同的糾紛。
第二章管轄
第九條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者合同簽訂地的仲裁機關管轄,執行中有困難的也可以由被訴方所在地的仲裁機關管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糾紛,由建筑物所在地的仲裁機關管轄。鐵路、公路、水路貨物運輸和聯合貨物運輸中發生的經濟合同糾紛,由負責查處該項糾紛的運輸管理機關所在地的仲裁機關管轄。航空運輸中發生的經濟合同糾紛,由合同簽訂地、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事故發生地的仲裁機關管轄。
第十條經濟合同糾紛案件由縣(市)、市轄區仲裁機關管轄,本條下列各項規定的除外:
(一)有較大影響或者爭議金額五十萬元以上至五百萬元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由省轄市、地區、自治州仲裁機關管轄;
(二)有重大影響或者爭議金額在五百萬元至一千萬元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由盛直轄市、自治區仲裁機關管轄;
(三)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或者盛市、自治區之間、中央部門與盛市、自治區之間、中央各部門之間爭議金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經濟合同仲裁機關管轄。
第十一條上級仲裁機關有權辦理下級仲裁機關管轄的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案件交下級仲裁機關辦理。下級仲裁機關管轄的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仲裁機關辦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仲裁機關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