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同時啟用“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名稱)是以仲裁的方式,獨立、公正地解決契約性或非契約性的經濟貿易等爭議的常設商事仲裁機構。仲裁委員會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4年5月6日的決定,于1956年4月設立的,當時名稱為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還制訂了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程序暫行規則。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后,為了適應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不斷發展的需要,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于1980年改名為對外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又于1988年改名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自2000年10月1日起同時啟用“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名稱。
仲裁委員會總會設在北京。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仲裁委員會分別于1989年和1990年在深圳和上海設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分會(以下簡稱深圳分會)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以下簡稱上海分會)。2004年6月18日深圳分會更名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以下簡稱華南分會)。仲裁委員會北京總會及其華南分會和上海分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一個仲裁委員會。總會和分會使用相同的《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在整體上享有一個仲裁管轄權。
經過五十年的不懈努力,開拓進取,勵精圖治,仲裁委員會以其獨立、公正、高效的仲裁工作在國內外享有廣泛的聲譽,贏得了中外當事人的普遍信賴,現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之一。仲裁委員會的受案量自1990年以來居于世界其他仲裁機構的前列,案件當事人涉及除中國之外的45個國家和地區,仲裁裁決的公正性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確認,仲裁裁決在香港的執行率達到了99%以上,仲裁裁決可以依據聯合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紐約公約)在世界上14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和執行。
機構設置及職能
仲裁委員會設名譽主任一人、名譽副主任一至三人,顧問若干人,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邀請有關知名人士擔任。
仲裁委員會在組織機構上實行委員會制度,設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委員若干人;主任履行仲裁規則賦予的職責,副主任受主任的委托可以履行主任的職責。
仲裁委員會總會和分會設立秘書局與秘書處,各有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干人。總會秘書局和分會秘書處分別在總會秘書長和分會秘書長的領導下負責處理仲裁委員會總會和分會的日常事務。
仲裁委員會還設立三個專門仲裁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案例編輯委員會和仲裁員資格審查考核委員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