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仲裁后拿不到賠償怎么辦
如果用人單位在規定的實際內沒有起訴也不履行生效的裁決書,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第一,當事人提出申請。先予執行是因為當事人一方生產、生活急需而采取的措施,而是否急需,只有當事人體會最深。所以只有在當事人提出申請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才能裁定先予執行。
第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裁定先予執行,實際上是在判決確定前,實現未來判決確認的部分實體權利。因此,裁定先予執行必須以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為前提。“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在民事法律關系中,誰是享有權利的一方,誰是負擔義務的一方,以及各自享有什么樣的權利、負擔什么樣的義務都是明確的。所謂“嚴重影響”,是指申請人難以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的生產、生活需要,如果對申請人沒有產生這種影響,不能采取先予執行的措施。
第三,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如果被申請人沒有履行義務的可能,比如被申請人要破產了,或者被申請人身無分文,又無任何有價值的財物,不能裁定先予執行。
另外,申請先予執行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書寫申請書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先予執行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符合先予執行條件和適用范圍的裁定先予執行,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和適用范圍的駁回申請。當事人對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不得提起上訴,但可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復議撤銷先予執行裁定的,應執行回轉,將已執行的財產返還被申請人。
申請人在執行階段,應當積極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法官調查的范圍很有限,申請人調查發現的財產線索,告知執行法官,執行案件才能盡早結案。
二、勞動仲裁的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申請勞動仲裁的條件
1、申請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
2、申請仲裁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
3、該勞動爭議屬于該仲裁委員會管轄;
4、申請書及有關材料齊備;
5、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