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在某公司務工的李-偉(化名)在午間邀請同事一起去湖中游泳,不幸溺水身亡。李-偉父母以同事救助不及時為由,將同去游泳的3名同伴告上法庭,索賠13萬余元。日前,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同伴疏于對李-偉照顧,在救助方式上存有過錯,判令承擔一成責任,賠償李-偉父母6.6萬元。
死者父母稱兒子被帶去游泳
2012年9月23日下午1時,當時17周歲的李-偉與公司同事一同前往東莞市生態園月塘湖游泳,其間發生意外溺水身亡。而后,李-偉的父母將與兒子同去游泳的3位同伴告上法院。李-偉的父母認為,3位同伴一直拖延至當天下午5時許才通知公司。事發后,3人既不參與打撈也不支付打撈費。直到25日才找到李-偉的尸體。
李-偉的父母認為,作為李-偉的同事,明知李-偉是未成年人,且明知游泳有一定危險性,還帶其游泳,導致意外發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訴請法院判令3名同伴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13萬余元。
庭審中,李-偉的3名同事表示,他們并不知道李-偉是未成年人,而且李-偉從2011年開始便在公司工作,參加工作的時間早于他們三人,已經是法律規定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名同事認為,他們在事故中已盡到了自己的注意和施救義務。他們提出,游泳是李-偉提議并帶領的,且積極下水,所以他們并不知道李-偉不會游泳。
【法院判決】
法院:三人報警求助不及時
法院審理查明,李-偉是此次游泳活動的組織者,后來在游泳活動中不幸溺亡。法院認為,事發時,李-偉雖未年滿18周歲,但已滿16周歲,并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生活來源,應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李-偉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生疏的湖水中游泳,應該預見到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其對自己的游泳技能過于自信,輕易下水游泳是導致其溺水身亡的主要原因。
法院認為,雖然李-偉是游泳活動的召集人和組織者,可3名被告理應在游泳的過程中相互照顧,但3被告均未看見李-偉出事的過程,說明3被告在履行照顧義務方面存在過錯。事故發生之后,3被告帶有手機,卻未能及時報警或電話求助,而是退而求其次回廠叫人,在履行救助義務方面存在過錯。
最終,法院認定3被告連帶承擔10%的責任,李-偉自行承擔90%的責任,判令3被告賠償李-偉父母6.6萬元。
【溫馨提醒】
面對同伴溺水險情如何臨危不懼機智施救?一個未受過專業救援訓練或未領有救生證的人,切忌輕易下水救人。會游泳并不代表會救人。一旦發現有人落水,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就是大聲呼救或者撥打119求援,如果附近沒人,可一邊奔跑一邊盡量大聲呼救。如果還是無人響應或情況緊急,非得親自施救時,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丟綁繩索的救生圈或長竿類的東西,千萬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樹枝、木塊、大的礦泉瓶都可利用來救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房子劃入拆遷紅線,多久會被拆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