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法院依據申請實施財產保全,還是法院依職權主動采取保全,均有發生錯誤的可能性,表現為申請人在申請訴前保全且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內未起訴,被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或申請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敗訴等,這些情形都可能使被申請人蒙受損失。所以,為公平起見,《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均規定:因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由申請人予以賠償。申請財產保全的人,應當是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當申請人一方不享有權利時,申請保全他方財產就是錯誤的,如給他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應當由申請人賠償,人民法院對此不承擔責任。因此,訴訟財產保全的申請人應承擔因申請錯誤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風險。但因人民法院依職權采取保全措施錯誤造成損失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合同有擔保人嗎
2021-01-19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