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法院依據申請實施財產保全,還是法院依職權主動采取保全,均有發生錯誤的可能性,表現為申請人在申請訴前保全且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內未起訴,被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或申請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敗訴等,這些情形都可能使被申請人蒙受損失。所以,為公平起見,《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均規定:因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由申請人予以賠償。申請財產保全的人,應當是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當申請人一方不享有權利時,申請保全他方財產就是錯誤的,如給他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應當由申請人賠償,人民法院對此不承擔責任。因此,訴訟財產保全的申請人應承擔因申請錯誤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風險。但因人民法院依職權采取保全措施錯誤造成損失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追尾拘留多久
2020-12-24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事故全責不處理能年檢嗎
2020-12-31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