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介紹,訴前財產保全案件數量的上升,與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有很大關系,按照道交法的規定,事故發生后,雙方當事人可以到交警部門處理交通事故,也可以直接到法院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當事人有一方不同意到交警部門處理的就可以到法院起訴。而不是像以前,出現交通事故必須由交警部門處理,必須由交警部門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立案庭的法官們向記者介紹,實踐中,交通肇事當事人不服交警部門的處理結果、交警部門處理不當、當事人雙方對事故車輛的驗損及技術鑒定結果產生出入、人員傷亡的有關技術鑒定和造成傷亡的法醫鑒定存在出入、傷者后期治療費用問題等諸多因素都可以促使事故當事人選擇到法院訴訟以解決爭端。
訴前財產保全有益處
訴訟到法院之前,受害方當事人懂得先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大多是保全車輛),以請求法院在訴訟之前控制肇事車輛的越來越多。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訴訟風險,使傷者的治療費用、受損財產的賠償得到保障,大大減少肇事責任方下落不明、變賣車輛、逃避賠償的可能。
法官們介紹,訴前財產保全除了對受害方是一種保障外,對法院的調解工作,對定分止爭也大有幫?。?/p>
比如,一些從事營運的肇事車輛一旦被法院采取了保全措施,營運肯定受到影響,肇事方就會變得很積極,而不是拖、賴,以求盡快解決;
對于肇事的外地車,如果不進行訴前保全,交警部門在對車輛進行扣押10日后就必須放車,這樣很可能造成肇事司機逃跑,對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都不利。而采取訴前保全措施,查封肇事車輛后,被告往往主動找到法院要求調解,這樣不僅使傷者得到及時救治,同時還能夠讓肇事者及時取回車輛,盡量挽回損失;
對于一些政府公務用車肇事,一旦被采取保全措施,肇事方考慮到會給用車帶來不便,在解決糾紛時,也非常積極。
綜上,訴前財產保全措施,使得一些簡單糾紛可以不經過訴訟在立案環節就得以調解。當然,受害者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證據保全意識不斷增強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數量上升迅猛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提示
記者獲悉,交通事故當事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的立案庭提出,要向法院提供申請書一份;事故車輛行駛證復印件,事故駕駛員駕駛證復印件各一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申請人還要提供擔保并交納保全費用。
鏈接———
訴前財產保全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
利害關系人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可以單罰嗎
2021-01-10工傷傷殘鑒定的申報時限規定是什么
2020-11-20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