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全的種類主要分為哪幾種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合同保全是指法律為防止因債務人財產的不當減少致使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受到危害,而設置的保全債務人責任財產的法律制度。具體包括債權人代位權制度和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其中,債權人的代位權著眼于債務人的消極行為,當債務人有權利行使而不行使,以致影響債權人權利的實現時,法律允許債權人代債務人之位,以自己的名義向第三人行使債務人的權利;而債權人的撤銷權則著眼于債務人的積極行為,當債務人在不履行其債務的情況下,實施減少其財產而損害債權人債權實現的行為時,法律賦予債權人有訴請法院撤銷債務人所為的行為的權利。
合同保全的特征
其一、合同保全是債的對外效力的體現,也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根據債的相對性和合同相對性的原理,合同之債主要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法律賦予債權人在一定條件下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而行使這兩項權利的直接后果就會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產生效力,這就與合同相對性原則不同。因此,人們說合同保全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
其二、合同保全主要發生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間。也即在合同生效之后到履行完畢前,合同保全措施都可以被采用。這說明合同保全措施的運用,與合同履行期間債務人是否實際履行義務,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合同如果說沒有生效或者已被宣告解除、無效乃至被撤銷的,債權人就沒有了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其三、合同保全的基本方法是代位權和撤銷權的行使。這兩種措施都是通過防止債務人的財產不當減少或恢復債務人的財產,從而保證債權人權益的合法實現。根據合同保全原則,無論債務人是否實施了違約行為,只要債務人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處分其財產,并且這種行為直接導致債權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時,債權人就可以行使保全措施。也可以這樣說,合同保全措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障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實現。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與其說規定了合同保全的種類,不如說是規定了合同保全制度當中的兩種權力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行使這些權利而如果出現了什么問題的建議可以聯系律師處理,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