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翻不真實的司法鑒定意見
常有人咨詢,怎樣才能推翻一份不真實的司法鑒定意見。對這一問題,在辦案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此,貢獻給大家,以使真實、合法的鑒定意見在訴訟中真實能起到訴訟證據的作用,為法院公正司法提供可靠的證據。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九條規定:“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稱、委托鑒定的內容;(二)委托鑒定的材料;(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五)明確的鑒定意見;(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對這一法條,應重點注意第(二)項“委托鑒定的材料”、第(三)項“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第(四)項“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對“委托鑒定的材料”應從提交的程序及證據的“三性”進行審查。對“三性”提出異議,一定要舉出證據予以證明,否則,法官對你只有主張而無證據予以支持的說法是不會采信的。我在代理訴訟案件中,常遇到有的同行只是“空口提出反對”,未提出證據支持自己的主張,最終導致他的主張不被法官所采信。對“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應重點審查其“依據”,從法律邏輯上說,這就是審查其“前提”,看“前提”是否真實、是“全稱量詞還是特稱量詞”。“對鑒定過程的說明”,應審查其邏輯推理是否正確,主、謂項使用的是“全稱還是特稱”,審查其是否違背邏輯推理規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意見,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p>
從該法條表明,第一,法律不禁止當事人單方委托鑒定;第二,一方當事人對對另一方單方委托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重新鑒定,應當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證據(證明違背證據的“三性”);
二是足以反駁。
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法院才可以準許重新鑒定。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意見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意見,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睂@一條重點是審查第(三)項“鑒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我是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鑒定材料是否真實、充分、全面;
第二、是否符合邏輯推理規則;
第三,鑒定意見是否與鑒定材料內容的指向一致,鑒定意見與鑒定材料彼此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十九條規定:“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蔽覍﹁b定意見有異議,都堅持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我認為,作為代理人應當堅持這一點!只有鑒定人出庭在法庭上你才可以對他的回答或不回答“窮追不舍”的追問下去,使鑒定人無藏身之處。只有通過在法庭上的不斷追問,才能使鑒定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在法官面前。還有,代理人應對法官以書面形式表明,對司法鑒定人的書面回答應堅持不予接受。
我相信,只要代理人是用心在為當事人代理,總會發現不真實的司法鑒定所存在的問題,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大的合法利益。
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怎么辦?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針對某些專業問題需要進行司法鑒定,比如傷殘等級鑒定,工程造價鑒定,筆跡鑒定、財物價格鑒定等等。所以司法鑒定意見成為法院審理某些案件的重要證據,也可能決定著當事人勝敗的命運。對自己不利的鑒定意見當事人當然會搖頭,那么如果對鑒定意見不服怎么辦?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當事人為什么不服,無非是司法鑒定有違法之處而結論對自己不利。那么怎么來看待這種不利因素呢?一方面是鑒定程序違法,當事人感覺不公正;二是鑒定標準混亂,當事人不能信服結論正確性;三是鑒定程序不透明鑒定時間過長,鑒定結果客觀真實性受懷疑;四是鑒定人不出庭接受質詢,鑒定意見專業性正確性難以讓普通人理解;五是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管理混亂,弄虛作假違法執業現象多發。以上五種情況,是當事人對鑒定意見不服的出發點,也是我國司法鑒定的現狀表現。司法鑒定的很多問題,我們作為律師在多年的辦案過程中深有體會。
簡言之概括,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很難找到一份完全沒有法律瑕疵的司法鑒定意見。所以,我們也總結了一些審查司法鑒定意見及應對的方法。
先說審查鑒定意見,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司法鑒定委托程序。
司法鑒定委托程序方面有法律規定,比如鑒定依據的檢材要先經雙方當事人質證。鑒定材料經質證,確保真實、完整、充分,與案件有關聯性。如果沒有質證,則那么委托程序就違法了。如果是受害人單方面自行委托的司法鑒定,則可以就委托程序提出異議,從而申請重新鑒定。
(二)鑒定機構的鑒定程序。
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的資質要符合法律規定。司法鑒定人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不受任何個人和組織的非法干預。鑒定人要執行回避等法律規定。司法鑒定程序的規定很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其中司法部頒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對司法鑒定從受理委托到鑒定意見出具等各環節都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要求可供查閱甄別。
(三)鑒定標準適用。
司法鑒定往往涉及的是專業性問題,但很多專業性問題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不同標準的適用決定了鑒定意見的巨大差別。這就是司法鑒定的實際情況。但普通的當事人并不知道這些,他們往往只能無奈地接受結論,只是因為鑒定意見是專家做出的,而自己并不懂鑒定應該依據什么標準,更不知道有很多標準可供選擇。那么到底在某個專業問題上應該適用什么標準呢?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同樣的鑒定標準,也可能存在理解和適用上的不一致。專家也存在理解適用錯誤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針對具體的鑒定意見,吃透案情,熟悉各種鑒定標準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建議當事人找一個精通司法鑒定的專業律師非常重要,律師可以幫助你在這個關鍵的問題上做出實質性的貢獻。比如,律師在司法鑒定方面有很多技巧和經驗,往往能夠出奇制勝,使鑒定意見更有利于委托人的需要。
(四)鑒定意見證據能力。
在我國司法審判實踐中,法官們通常過分地夸大鑒定意見的科學性,而忽視鑒定意見的“意見”屬性,把本應需要嚴格審查的“意見”證據當作“結論”而直接適用于案件事實的判斷,鑒定意見的濫用在這種情況下在所難免。但我們可以從《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中發現其第1條明確規定“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該條不僅明確了司法鑒定的概念,同時也指出了鑒定意見的性質,即鑒定意見實際上僅僅是鑒定人向法庭提供一項鑒定意見而已,意見暗示的意思之一便是其僅僅代表了一家之言,既可能正確,也可能發生錯誤,因此鑒定意見并不具有任何預決的效力。
鑒定意見只有在具有法律規定的證據資格的情況下,并經過庭審質證和辯論才可以成為法官據以做出判斷的證據,也就是說鑒定意見實際上是那些順利通過法庭程序限制而具有證據能力的“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是鑒定意見的使用結果。所以,對其進行充分有效的質證很關鍵。如果發現了問題就要充分的揭露從而暴露其證據能力不足。另外,就某些復雜問題要堅持讓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證,否則不能認可鑒定意見書。例如,我在辦理很多涉及鑒定的案件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發現,那就是鑒定意見書有何我國的法院判決書相同的特點,那就是結論下的快,缺乏分析論證。針對專業問題,如果缺乏論證,那么結論顯然不能服人。所以涉案當事人不能放過這樣的關鍵環節,應該窮追猛打依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