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協議離婚當中,夫妻需要對財產做出分配,而此時完全是由夫妻之間協商確定怎么分配,不過這其中有一定的原則需要遵循。那到底協議離婚財產分配有哪些原則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是男女平等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具體而言,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在夫妻財產關系上,就是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離婚時男女雙方有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對共同的債務、負有平等的清償義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受收入多少、不因男女性別而有差異。
二是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跟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具體而言,因父母離婚必定對未成年子女今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使子女能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在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時給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于婦女,由于受經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其獨立謀生能力和經濟收入,與男子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婦女一般在家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其雖未創造太多的財產,但其為家庭所付出的精力要遠遠大于對方,因此分割夫妻財產時對其應給予一定的照顧。
三是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
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注意從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出發,不能損害財產的效用和實際價值。如對生產可以分給有經營知識和能力的一方,然后由該方給付另一方一半的補償,對于生活必需品應當考慮雙方和子女的生活需要,分給需要的一方等等。
四是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
《中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作為離婚原雙方當事人,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得將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加以分割。同時在協議離婚分割財產時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而逃避共同債務;也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逃避應承擔的贍養、撫養義務等。
以上便是對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的詳細解答,主要包括了四種,即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以及男女平等原則。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協議離婚后財產分割方法是怎樣的,有哪些規定
協議離婚后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協議離婚后財產分割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事故責任以及事故責任認定書
2020-11-2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