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有四個法條,即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和第五十九條。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應當對這四個法條進行“細嚼”后,才能找出鑒定所存在的問題,也才能說服法官不采信不真實的鑒定結論。
第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從該法條表明,
1、法律不禁止當事人單方委托鑒定;
2、一方當事人對對另一方單方委托作出的鑒定結論提出重新鑒定,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證據(證明違背證據的“三性”),二是足以反駁。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法院才可以準許重新鑒定。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對這一條重點是審查第(三)項“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我是從三個方面入手:
1、鑒定材料是否真實、充分、全面;
2、是否符合邏輯推理規則;
3、鑒定結論是否與鑒定材料內容的指向一致,鑒定結論與鑒定材料彼此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十九條規定:“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蔽覍﹁b定結論有異議,都堅持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我認為,作為代理人應當堅持這一點!只有鑒定人出庭在法庭上你才可以對他的回答或不回答“窮追不舍”的追問下去,使鑒定人無藏身之處。只有通過在法庭上的不斷追問,才能使鑒定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在法官面前。還有,代理人應對法官以書面形式表明,對司法鑒定人的書面回答應堅持不予接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