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有四個法條,即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和第五十九條。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應當對這四個法條進行“細嚼”后,才能找出鑒定所存在的問題,也才能說服法官不采信不真實的鑒定結論。
第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從該法條表明,
1、法律不禁止當事人單方委托鑒定;
2、一方當事人對對另一方單方委托作出的鑒定結論提出重新鑒定,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證據(證明違背證據的“三性”),二是足以反駁。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法院才可以準許重新鑒定。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對這一條重點是審查第(三)項“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我是從三個方面入手:
1、鑒定材料是否真實、充分、全面;
2、是否符合邏輯推理規則;
3、鑒定結論是否與鑒定材料內容的指向一致,鑒定結論與鑒定材料彼此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十九條規定:“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我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都堅持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我認為,作為代理人應當堅持這一點!只有鑒定人出庭在法庭上你才可以對他的回答或不回答“窮追不舍”的追問下去,使鑒定人無藏身之處。只有通過在法庭上的不斷追問,才能使鑒定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在法官面前。還有,代理人應對法官以書面形式表明,對司法鑒定人的書面回答應堅持不予接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土地流轉之后在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30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不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