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規則
一、民事訴訟制度
二審終審我國民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即:一個民事案件經一審法院審理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裁判結果不服,可在收到一審判決書后15日內或在收到一審裁定書后10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二審判決在送達當事人時即行生效。再審制度我國還有一個再審制度,即:對于確有錯誤的法院裁判,本級法院院長可決定再審,或經當事人向上一級法院申訴后法院可決定再審,或經當事人向同級或上級檢察院申訴檢察院可決定提起抗訴進入再審。但是,再審程序并非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只是在特殊情形下的特殊補救,啟動再審程序在實務中很難也很少。
二、民事訴訟程序
1、民事訴訟流程
一審:原告提起訴訟——原告預交案件受理費——法院決定受理——法院通知被告應訴——法院確定雙方舉證期限——雙方在舉證期限內收集、整理并提交證據——復雜案件法院會在開庭前主持證據交換——開庭審理——法院主持調解——宣判。
二審:提交上訴狀——上訴人繳納上訴費——法院通知被上訴人應訴——法院確定新證據舉證期限——開庭審理或書面審理(法官一般會與當事人分別或一起談話聽取意見)——宣判。
2、民事訴訟程序類型
一審復雜案件法院會采用普通程序,由三名(或三名以上單數)法官或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審理期限一般最長為6個月,特殊情況可延期;一審簡單案件法院會采用簡易程序,由一名法官獨任審判,審理期限最長為3個月,臨近審期不能審結,法院會決定轉化為普通程序。
3、開庭程序
當事人及代理人帶好身份證明入庭——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諸如不得喧嘩、錄音、錄像之類)——核實當事人身份——法官宣布開庭——法官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法官宣布進入法庭調查:(原告宣讀起訴狀(或陳述訴訟請求和理由)——被告宣讀答辯狀(或陳述答辯理由——法官總結爭議焦點——原告針對爭議焦點舉證——被告質證——被告舉證——原告質證——當事人互相發問——法官發問)——法官宣布進入法庭辯論:(原告及其代理人結合證據發表辯論意見——被告及其代理人發表辯論意見——可多輪辯論)——法官主持調解——當事人總結陳詞(簡明扼要一二句話說出自己的要求)——法官宣布休庭——法官合議——宣判(民事案件一般是擇日宣判)——法官宣布畢庭。
三、財產保全程序
訴前保全訴前保全就是當事人為避免對方隱匿、轉移財產,為保障自己權益能夠得以實現,在提起訴訟前向法院申請查封、凍結、扣押銀行存款及財產。訴前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財產擔保。
訴前保全只有15天的期限,法院采取措施后,申請人應當在15天內起訴,到期沒起訴則自動解封。
訴前保全可以起到保全財產的作用,還可以促使對方盡快解決糾紛,避免提起訴訟后費用的增加,實踐中,如爭議不大,又凍到了錢,一般會在15天內解決問題。
訴訟保全訴訟保全就是原告在起訴后或起訴的同時申請法院凍結、查封、扣押,申請的目的也同樣是保障自己權益能夠得以實現。訴訟保全一般要提供財產擔保。訴訟保全如果凍到了錢或值錢的物,也有利于案件快速解決。
解除保全措施民事訴訟法規定,一方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后,另一方在提供了確實的擔保后,法院應當解除對其的凍結、查封、扣押措施。但是,實踐中,在申請方的強烈反對下,法院一般不會輕易解除保全措施。
四、先予執行程序
有一些特殊的案件,當事人可以在案件審結之前申請法院強制對方先行履行義務。這些案件包括: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博羅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3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的分配如何處理
2021-02-12房屋拆遷房子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