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終審判決申請再審能否奏效
能,但是要符合法定條件。
(l)由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如發現已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進行再審,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2)由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申請。《民事訴訟法》第199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因此,當事人對已生效的判決,可以申請再審。但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民事訴訟法》第200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如不符合上述規定,法院審查后,應將予以駁回。當事人申請再審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即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
(3)由有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起。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發現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情形時,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在實踐中,民事訴訟當事人對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有權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由檢察院審查申訴是否符合條件,決定是否提出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嗎
2021-02-24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