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作為匯集制作者的心血的一項專用于數碼產品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被包含于可申請專利范圍之內的。那么專利侵權的相關法律也同樣只用于軟件嗎?或者說軟件著作侵權認定的范圍與專利侵權范圍法律規定是相同的嗎?為了更好的解答關于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等一系列問題,小編整理了如下材料:
一、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行為包括
1、剽竊。剽竊是指將他人依法享有著作權的軟件竊為己有并發表或者登記的行為。剽竊的主要表現是采取抄襲或部分抄襲等方式,在他人軟件上署自己的名稱(或姓名)并發表或者登記。
2、非法復制。非法復制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他人軟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的行為。非法復制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盜版,這種侵權行為直接掠奪了正版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商業利潤,是目前最為普遍的軟件侵權行為,危害性十分明顯,也最為公眾熟知。
3、擅自使用。擅自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又無法律根據,對他人軟件實施演示、修改、翻譯、注釋、應用的不合法的使用行為。
4、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又無法律根據,未經授權許可第三人使用他人軟件的行為。
二、軟件侵權相關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5條規定:“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絡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
第6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于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
所以軟件本身不僅受著作權法 保護還被專利法保護。盡管關于軟件創意的剽竊以及山寨問題層出不窮,但我國已逐漸開始重視包括軟件在內的專利保護,相信以后這類軟件剽竊案件就會少很多了。那么,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有關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問題的全部內容,望讀者們覺得有所幫助。
什么是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侵權行為會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有哪些規則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理賠起訴狀范文
2021-01-31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