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勞動關系的問題一般是怎么處理的?
一、認定
首先,退休指職業勞動者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達到法定退休要件的情形下,退出職業勞動領域,依法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的一種法律行為以及該法律行為所導致的事實狀態。退休的法律意義不限于勞動者休息權的實現,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因退休獲得了相應的待遇。認為當勞動者已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雙方勞動關系自動終止的觀點,對勞動者顯失公平,不符合法律規定精神。
其次,《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不完全一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這就意味著,用人單位若沒有為勞動者辦理養老保險手續,勞動者繼續為用人單位工作的,仍按勞動關系處理。
在勞動者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情形下,其中一方選擇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雙方都選擇不終止的,合同雖然繼續履行,但性質發生了變化,因為勞動者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了,不需要再受勞動法的保護,實質上是選擇了雇傭關系。對于雖然達到退休年齡,但還沒有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來說,如果雙方選擇繼續履行,這種情形下勞動者與其他普通的勞動者一樣,并沒有更多的社會保障,此時雙方選擇的是勞動關系,仍然要適用勞動基準和勞動保障的規定。
二、處理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終止條件,均為法定終止,不應當有選擇之說。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屬于法定終止,此后雙方所形成的法律關系系特殊的勞動關系,或者,因為已經享受了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而轉變成勞務關系。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而不能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勞動者自身原因(參加工作時間短)占主要部分,其他如:
1、勞動者前期參加工作,用人單位未參保,勞動者不積極維權。
2、勞動者以為追求工資額,社保意識淡漠,不愿意參加社保,要求用人單位發放社保補貼等現象也客觀存在。這樣導致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其個人問題就轉化成社會問題了。
繼續在原單位工作的,原勞動合同繼續履行(不改變原勞動合同履行方式,如:原來繳納社會保險的,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視為雙方原勞動關系的延續,按特殊勞動關系處理。如果雙方發生爭議,仲裁部門應當受理。但在實體權益處理方面,應當與標準勞動關系有所區別: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不適用,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不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那些雖然仍在原單位工作,但原來是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原單位停止繳納社會保險,此類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何處理值得思考。
這個問題涉及到與社保政策的銜接,用人單位因社保繳費政策限制而不能繼續繳納的,勞動者可以自行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繼續繳納,所繳費用用人單位承擔一部分。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在其他單位再就業的,因其不屬于勞動就業年齡段人員,不論其是否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都按勞務關系處理。
退休人員的勞動關系問題很容易引起糾紛。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處理退休人員工作關系大多數是以勞務關系來處理,但是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的待遇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