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一般是指單位或個人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或披露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比如出賣己公司招標書或者販賣他人配方等都屬于侵犯商業秘密,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可以處以一萬至十二萬元不等的罰款或判刑。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客觀要件
客觀上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且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1、首先,行為對象為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經營信息。據此,商業秘密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商業秘密是一種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圖象為載體,也可能以實物為載體,還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腦或操作方式中。
力拓間諜案第二,商業秘密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事項,即必須是僅限于一定范圍內的人知悉的事項。
第三,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經濟利益,僅限于積極的經濟利益,即能使權利人增加財產或者財產上的利益
第四,商業秘密具有實用性,即具有直接的、現實的使用價值,權利人能夠將商業秘密直接運用于生產、經營活動。
第五,商業秘密經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此外,商業秘密還具有使用權可以轉讓、沒有固定的保護期限、內容廣泛等特點。
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盜竊,一般是指通過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取商業秘密;利誘,是指以金錢、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為誘餌,使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提供商業秘密;脅迫,是指對知悉商業秘密的人進行恐嚇、威脅,迫使他人提供商業秘密。其他不正當手段,是指除盜竊、利誘、脅迫以外的其他不正當手段,如搶奪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上述第一種行為的繼續。披露,是指將其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告知權利人的競爭對手或其他人,或者將商業秘密內容公布于眾;使用,是指將自己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允許他人使用,是指允許他人將自己1陸獲得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包括有償與無償兩種情況。
第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是指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公司、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曾在公司、企業內工作的調離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與權利人訂有保守商業秘密協議的有關人員。
第四,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這是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應知向其傳授商業秘密的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但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3、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
這里的重大損失,是指經濟方面的重大損失,包括減少盈利、增加虧損、引起破產、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等等。根據司法實踐,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追訴。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查明行為人所實施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與權利人遭受重大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盜竊商業秘密等行為,但該行為本身并沒有造成權利人重大損失的,不成立侵犯商業秘密罪。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商業秘密權 (商業秘密權利人對商業秘密所擁有的合法權益) 以及受國家保護的正常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20 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單位犯本罪的,對其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在中國,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體要件通常有如下幾種:
⑴
企業的廠長、經理和其他管理員、企業的職工或臨時雇傭工等;
⑵ 現已離退休或轉調的原企業的人員;
⑶ 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如律師、專利代理人、經濟顧問等;
⑷ 對企業有監督、檢查、調查和管理權的人,比如審計人員、稅務人員、主管行政機關人員、工商管理人員等;
⑸ 除上述四種人員可能因披露商業秘密而成為主體要件外,其他任何人員均可能因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而成為該罪的主體;
⑹ 依據合同或者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有關單位及直接責任人員。此外,為了獲取和使用商業秘密與披露商業秘密的犯罪分子事先有通謀的單位或個人,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至于行為人出于何種動機而實施犯罪,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時可考慮的情節。實踐中,該罪的犯罪動機表現為:
⑴
為了交換利益而披露商業秘密;
⑵ 為自己從事不正當競爭而使用商業秘密;
⑶ 為擊敗同業競爭對手而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
⑷ 為出賣而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
⑸ 為報復或泄憤而披露商業秘密。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個體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有關單位在發現其侵犯商業秘密是有權利令其停止。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嚴重損失的是要被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特別嚴重者處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希望小編帶來的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侵犯商業秘密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罪存在未遂形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改制勞動關系怎么處理
2021-02-05交通事故受害人近親屬能要求交通費的賠償嗎
2020-12-28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擔??梢圆捎媚膸追N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