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行業之間競爭激烈,其中不乏一些不良商家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方法來競爭。往往通過間諜來盜竊,利誘、脅迫等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其他企業的秘密,就是侵犯商業秘密罪。那么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情形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您介紹。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所謂盜竊商業秘密,包括單位內部人員盜竊、外部人員盜竊、內外勾結盜竊等手段;所謂以利誘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通常指行為人向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財物或其他優惠條件,誘使其向行為人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脅迫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采取威脅、強迫手段,使他人在受強制的情況下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上述行為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例如,通過商業洽談、合作開發研究、參觀學習等機會套取、刺探他人的商業秘密等。
2、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商業秘密。
所謂披露,是指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開,使其失去秘密價值;所謂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具體情形。需要指出的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如果將該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即構成雙重侵權;倘若第三人從侵權人那里獲悉了商業秘密而將秘密披露或使用,同樣構成侵權。
3、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合法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可能是與權利人有合同關系的對方當事人,也可能是權利人單位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知情人,上述行為人違反合同約定或單位規定的保密義務,將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擅自公開,或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即構成對商業秘密的侵犯。
4、第三人在明知或應知前述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然從侵權人那里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這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行為人知悉其為他人的商業秘密,并明知或應知系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依然獲取、使用、披露該秘密,所以法律將這種行為也作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來對待。
其實,當中最惡劣的一種就是通過國家機關工作人,如海關、工商、地方稅務局等部門人員,以利誘的方式獲取目標企業的商業秘密信息,對社會影響極大。如果大家對這方面的法律知識感興趣,可以通過律霸網站進一步了解。
侵犯商業秘密的刑事責任釋義
侵犯商業秘密的處罰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特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