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法律中的規定,對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不僅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中的一種,同時在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還會按照侵犯商業秘密罪來定罪處罰,之后顯然侵權之人承擔的責任就是比較嚴重的。而對于侵犯商業秘密,對應也有具體的方式。那究竟侵犯商業秘密方式有哪幾種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即行為人采取不正當手段直接獲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行為人往往采取盜竊、利誘、脅迫、假合作、假交流等手段,有的采取重金收買的方法,有的甚至派出“工業間諜”長期臥底。
2、濫用不正當獲取的商業秘密。行為人獲取商業秘密后往往是自己使用,投入到生產、經營之中。有時也會出現行為人受利益驅動,允許第三人使用商業秘密。也存在行為人為削弱商業秘密權利人的競爭優勢,披露、擴散該商業秘密。
3、濫用合法掌握的商業秘密。這里的行為人是特定的合法掌握他人商業秘密的人,包括權利人的職工、與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行為人違反保密約定或規定,向他人披露、擴散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擅自使用該商業秘密,或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
4、第三人間接侵犯商業秘密。即第三人明知或應知行為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卻依然接受、獲取該商業秘密,加以使用、披露或擴散。第三人由于實施了上述行為,就成為新的侵權人,只不過其侵權方式為間接而已。
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商業秘密侵權行為一直是一大難題。一般來講,認定侵權所需證據的提供,應當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是,在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中,由于商業秘密自身的秘密特性,必須堅持“誰主張、誰舉證”和“舉證責任倒置”相結合的原則。請求保護其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應提供證據證明:該商業秘密的合法來源;已采取的保護與法和保密措施;侵權人使用的信息與該商業秘密相同或相似;侵權人有獲取該商業秘密的條件;權利人因侵權所受損失。這就是“誰主張、誰舉證”。
被控告的侵權人必須提供證據證明: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獲得或者合法使用的;其所使用或披露的有關信息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既不相同也不相似。這就是“舉證責任倒置”。被控告的侵權人不能提供或拒不提供證據的,司法機關可以根據權利人提供的有關證據,認定被控侵權人有侵權行為。
關于侵犯商業秘密方式,上文中小編已經為大家總結了四種常見的,各位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對于公司企業來說,適當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其實對保護自身商業秘密是很有好處的。畢竟要是商業秘密受到侵犯的話,那勢必會給自身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企業破產倒閉。
如何打商業秘密侵權官司
如何防止商業秘密被別人非法竊取
商業秘密保護的對象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公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1-26股權代持協議的概念
2021-02-03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