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里面的第10條法律法規的規定,侵犯了企業的商業秘密的具體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下面幾種:
1、使用利誘、偷盜、脅迫或其他的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相關權利人的商業機密。一般所說的竊取商業機密,包括了這個用人單位的內部人員行竊、公司外部的人員行竊、用人單位的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勾結一起盜竊商業機密等等這一些手段;前面所說的通過的利誘手段來獲取相關的商業秘密,一般指的是有盜竊商業秘密行為的人向已經掌握來相關的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一定的財物或者是其他的優惠條件,誘惑這個已經掌握來相關的商業秘密的人員向這個行為人提供相關的商業秘密;前面所說的通過的脅迫手段來獲取相關的商業秘密,指的是這個行為人使用威脅或者強迫的手段,使得其他得人在被人請破的情況下面不得不提供自己所知道的商業秘密;以及一些其他的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相關的商業秘密行為,這里是指的除了上面所說的行為之外的一些其他的非法手段。-
2、泄漏、允許或者是使用其他的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所獲取的商業秘密。這里所說的泄漏,指的是將權利人的所擁有商業秘密向第三人方面的人透露或者是向其他的不固定的人群進行公開,使得這個商業秘密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這里所說的允許或者是使用其他的人,是指的違法的使用其他的人商業秘密的一種行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法律所不認可的手段來獲取他人的商業秘密的這個行為人,如果這個行為人再將這個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再次進行使用或者是泄漏,就構成來雙重侵權;假如第三方面的人從這個侵權人的手里面得到了商業秘密的相關信息并且將這個商業秘密泄漏或者是使用,同樣也構成了侵權。
3、違反了相關的約定或者是違反了權利人在保密協議里面有提過的關于保守商業秘密的相關的要求,泄漏、允許或者是使用其他的人再將現在已經掌握的商業秘密。所謂的合法知道了相關的商業秘密的當事人,有可能是和權利人存在著合同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當然也可能是這個權利人所在的用人單位的其他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的知情人,上面所說的這些行為人如果違反了相關的合同的約定或者是單位里面所規定的相關的保密義務,將自己現在所知道的商業秘密私自的公開,或者是私自的使用,或許是允許其他的人使用,同樣也構成了侵權。
4、第三方面的人在明明知道或應該知道上面所講的行為是屬于違法的情況下,仍然從相關的侵權人那里獲得、使用或者是泄漏其他的人的商業秘密。這屬于是一種簡間接的侵權行為,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法條及司法解釋
保守商業秘密協議書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生產線外包
2020-11-11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