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要如何進行舉證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一、舉證責任的分擔
新規則第2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據此,如果一方提出訴訟請求,就必須對其所依據的事實加以舉證,如果一方反駁對方的訴訟請求,或者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提起反訴,那么,反駁方或反訴方就應當對其所依據的事實進行舉證。當然,有些事實無需舉證即可認定。新規則規定了無需當事人舉證的6種事實,包括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律及定理;根據法律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有推定出的另一事實;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定的事實;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二、勞動糾紛案子舉證不能的后果
關于舉證不能的后果,以往的法律同樣沒有明確的規定。新規則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同時還規定,因證據不足以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
三、當事人的自認問題
自認是指當事人對于己不利的事實的承認。關于自認的效力,新規則規定,自認一經作出,即對當事人和法院產生拘束力:一方面當事人自認為行為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如沒有充分證據不得撤回自認;法院應當受當事人自認的事實約束,依據當事人自認的事實作出裁判。自認不適用于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另外還規定,對一方陳述的事實,另一方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法官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視為對該項目事實的承認。這種推定有利于及時作出決定。
四、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問題
提供證據,從本質上來講是當事人的義務,但考慮到有些證據由當事人提交比較困難,抽以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但這一救濟性規定比較籠統,不利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平等保護,易產生司法不公。為此新規則明確了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只限于3種情況:屬于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的檔案材料;涉及經過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五、關于鑒定問題
鑒于實踐中的鑒定問題比較混亂,新規則作出了一些具體規定。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將申請鑒定作為當事人應負的舉證義務加以規定,法院不再亨有對爭議事實進行司法鑒定的決定權。且鑒定機構、鑒定人員的確定也采取當事人意思自治的作法,不能協商一致的,則由法院指定。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如果在指定的期限內無法正當理由不提出申請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以致案件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六、關于勞動糾紛案子舉證期限
過去一直實行的是證據隨時提出主義,即當事人可以不受時間、審級的限制,隨時提出證據。由于無舉證期限的規定,而使法院的裁判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影響了審判機關的公信和法的安全性。此次新規則將限時舉證作為當事人應當履行的訴訟義務加以規定,并采取了訴訟權利和審判權力相平衡的作法,規定舉證期限既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法院依職權指定。由法院指定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堅逾期舉證,法院將不組織質證,也就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七、關于證據和質證的內容
近年來,一些法院在改革中實行了庭前證據交換制度,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新規則肯定了這種做法,并對證據交換問題作了原則性規范。證據交換可以由當事人申請,也可以由法院依職權決定。證據交換的主持人是審判人員。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交換證據的內容,包括當事人彼此向對方展示自己持有的訴訟證據、相關信息和確定雙方之間的主要爭議問題。規定這一制度,有利于防止一些當事人在庭審中利用證據搞突然襲擊,或拖延訟,有利于提高法庭審理的疚效率。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關于質證的內容,新規則第50條指出: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八、關于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
證據必須符合合法性的要求,非法證據不具有證明力。但何種手段為合法,何種手段為非法,卻始終是因擾當事人和法官的一大難題。為此,新規則第68條重新設置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即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依此規定,采用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犯國家秘密、商業、他人隱私等手段所獲取的證據,以及采取暴力、脅迫、欺詐、利誘等方法或者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到他人住所進行竊聽所獲取的證據,是非法證據,而電視暗訪、私自錄音并不一定就是非法證據。這種判斷標準,體現了法律對利益保護的一種價值取向,即訴訟當事人不能因為維護自己利益所需而以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為代價。
在民事訴訟當中,對于舉證責任的分配往往是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對于一些由用人單位保管的證據,如打卡記錄等等,則實行責任倒置由用人單位舉證。本文由律霸網小編為你整理編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企業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
2021-03-12網站未經允許提供下載違法嗎
2020-11-25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房地產拆遷費用非貨幣性補償方式如何處理
2021-02-03拆遷法院起訴程序是什么
2020-12-11如何鑒別是不是小產權房
2021-01-07妻子離家再婚,返村索要拆遷款合法嗎
2020-12-06個人取得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