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案件必須進行再審嗎
不一定,還需要符合法定情形才能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再審的5種情形是: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這種新的證據是指,人民法院在判決、裁定作出之時沒有但后來又出現的證據,而且這種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所以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變更原判決、裁定。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證據是指證明待證事實的材料。證據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等。一個事實,往往需要多個證據證實,在這些證據里,根據其證據力,可以將其分為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有了某種證據就足以證明事實的,為主要證據,否則為次要證據,例如,在打架賠償案件中,證人證言和醫院的鑒定結論是主要證據,而當事人的陳述則為次要證據。因此,主要證據不足的也可以作為再審的理由。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適用法律錯誤是指,應當適用這個法律而適用了另外的法律;應當適用這一條款而適用了另外的條款。適用法律錯誤會導致判決、裁定的錯誤,對此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
4.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違反法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中,沒有遵守民事訴訟法規定必須遵守的程序。當事人就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要求再審的,還必須應當符合另一個條件,即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正確判決、裁定的。
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審判人員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秉公裁決。如果審判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收受賄賂,徇私舞弊,將會枉法裁判,形成錯案、假案,嚴重損害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損害法律的尊嚴和人民法院的威信,對此,應當依法再審。
只要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上述五種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就應當再審。對不符合上述規定的申請,予以駁回。
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保證法律的嚴肅性,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間,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